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紫光阁学习->读书思考->读书活动
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研究的新图景
——评刘红梅新著《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
来源:      2018年06月06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层面推进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如何能够合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红色旅游又好又快发展不可回避的关键论题。那么,如何才能科学把握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更好的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以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呢?中国海洋大学刘红梅副教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作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勾勒出了红色旅游研究的新图景——传承红色文化。通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一、概念新阐析

  准确把握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涉及的一系列概念,是开展此项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有鉴于此,作者首先对旅游与红色旅游、文化与文化红色、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概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阐述。通过对这些概念的阐释,使我们知晓红色旅游的主题是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具有自身独有的特性;红色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时间和内容范围上来看,都有所不同。这些基本逻辑单元的重新界定,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文化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旅游、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便是红色旅游理论和制度的发展和创新。

  二、关系新解读

  在论述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关系之前,有必要对红色文化的外延再进行清晰的界定。广义的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内核是红色精神。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何谓红色精神?对此,本书重新建立了一个架构:将红色精神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奋斗精神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创新精神,并对红色文化的形成、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别论述。如此一来,就为我们理解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做好了铺垫。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核心、灵魂和根本,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上述论点对深刻理解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妥善处理好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建设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很有启示;对红色文化传承基本理论的思考,为我们重新审视红色旅游现有制度设计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别样的思路。

  三、规律新探析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红色文化的传承也必须遵循其内在的规律。为此,作者从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内在特性出发,将影响红色文化传承一般规律的因素总结为:红色文化的价值、政府主导、从具体感知到抽象领悟、情感共鸣、主流文化向非主流文化辐射和渗透、媒介的影响力。将传承红色文化的特殊规律与红色旅游相结合,概括为四点: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使我们得以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的本质,对于重新发现红色文化传承问题、完善红色文化传承路径具有显著的价值。同时,针对这一发展规律,作者不是简单的用说理的方式一概而论,而是与红色旅游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例如,结合将韶山旅游、《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游客抽样调查报告》、《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若干实证调研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规律研究的科学性。

  四、对策新思考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众所周知,我国传承红色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方面遇到了很多的难题,考虑到红色旅游自身的一些特点以及背后蕴藏的价值内涵,对研究者的功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对实践的深刻剖析,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并非仅仅止步于在红色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红色旅游展馆建设、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红色旅游导游讲解中弘扬红色文化。而是强调 “以人民为中心”,将目光聚焦于人的社会教育中。例如树立“一切为游客着想”的根本思想,加强服务意识,并将其落实到文化传承建设的每个环节其中,尤为难得的是紧扣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传承红色文化。可以说,人们对红色旅游的兴趣和思考,直接决定了弘扬革命文化和传承红色文化的效果。值得称道的是,作者不仅充分利用了一系列史料汇编、档案资料和相关研究论著,而且还深入全国相关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如在论述开发体验性红色旅游产品时,作者例举了江西、福建、陕西等地区的“情景再现”方式,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在对红色旅游市场进行分析时,书中采用了湘潭大学依托其红色旅游研究基地具体实施和开展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抽样调查的调研结果为基础,以韶山和延安为例,对红色旅游市场的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传承红色文化的针对性对策。这种实地调研数据的加入,无疑更加增强了建议的可操作性。

  纵览全书,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创新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强烈的问题意识,敏锐地将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衔接论述,呈现出较为深刻的理论深度与对策指引。印记于书内的诸多观点与灵感,凝聚着作者长期以来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与红色文化研究的思想精华,视角独特,逻辑严谨,内容丰富。当然,本书的研究意义并未囿于发展红色旅游促进红色文化传承方面,而是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俱进,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大有裨益。因此,在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大背景下,此新著的面世,无疑将会引起学界和实务界的共鸣,也将为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与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富有真知灼见的理论价值和切实可行的建议样本。(作者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相关导读